这篇科普,速读 | 热射病:高温天的致命风险

发布时间:2025-07-17 浏览次数:111

【字体:

image.png

  热射病—高温下的“隐形杀手”,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属于高温引发的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核心体温超过40℃,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意识模糊、抽搐或昏迷)。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image.png

  高危人群:

  老年人、婴幼儿、孕妇,以及患有糖尿病、甲亢、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者。 

  户外工作者(建筑工、交警)、运动员 。 

  密闭空间滞留者:如未开空调的汽车内。

image.png

  识别信号——抓住急救黄金期

  先兆中暑:

  多表现为头晕、多汗、口渴、乏力,体温≤38℃,要立即干预,可恢复。

  轻症中暑:

  体温38-39℃,伴有面色潮红、呕吐,要立即降温。 

  热射病危症:

  体温≥40℃且伴有意识障碍、皮肤干烫无汗,属于重度中暑,要马上急救!

  注意:

  老年人症状不典型!精神萎靡、拒食、少尿也可能是信号。

image.png

  牢记三步法,把握急救“黄金30分钟”

  01

  转移脱衣:

  速移阴凉处,解开衣物。

  02

  快速降温:

  冰袋敷大血管,如颈部、腋下、腹股沟(降温效率高);  

  凉水擦全身+风扇加速蒸发,禁用酒精(引起皮肤血管收缩,阻碍散热)!  

  目标:30分钟内核心体温<39℃。

image.png

  03

  紧急送医:

  拨打120时,明确“疑似热射病”,途中持续降温。 

  昏迷者禁止喂水,侧卧防止窒息 。

image.png

  如何预防?

  科学补液:

  防暑≠多喝水!每小时补水约100-200ml,切忌一次性豪饮。可交替喝淡盐水(1升水+3g盐)或含钾饮品,如椰子水、运动饮料等。  

  物理避暑:

  室内空调温度26℃-28℃为宜,外出戴宽檐帽、冰袖,涂抹防晒霜。 

  行为干预:

  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

  重点人群“护体锦囊” 

  老人:空调房里备温水,避免“骤冷骤热”,防止血管痉挛。  

  婴幼儿:推车加遮阳篷,每15分钟查看皮肤温度。 

  藿香正气水含酒精,可用十滴水、仁丹等替代。 

  急诊科宋威医师健康提醒:

  “热射病不是普通中暑,请您记住40℃+昏迷+无汗,三大信号,抓住30分钟降温黄金期!  

  防暑口诀:“降温抢时间,补水要加盐;头晕快撤退,昏迷急送医!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