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部

 一、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2013年,医院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部,开启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化进程。

2022年,医院行政级别升级为副厅级,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不仅保留国有资产管理部的编制,2023年8月,医院成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处,标志着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处将资产管理职责贯穿资产论证配置、验收管理、运行管理直至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旨在实现国有资产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二、组织架构

下设科室:

招标项目管理科、采购管理科、固定资产管理科

三、人员结构

学历构成:共有14名工作人员,其中博士2名、硕士3 名、本科8名、大专1名。硕博占比达36%,本科及以上占比93%,展现出较高的学历层次。

职称构成: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6名,专业技术职称全覆盖,中级以上职称占比57%,专业能力突出。

年龄分布:平均年龄40岁,其中51岁以上2名、41-50 岁5名、31-40 岁7名,团队呈现年轻化特点,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

专业背景:人员专业背景涵盖财务、经济、金融、临床医学、统计等多方面,能够满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多元化需求。

四、核心职能

全生命周期管理:负责医院国有资产从论证配置、验收管理、运行管理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招标项目管理:组织实施医院各类采购项目的招标工作,包括采购立项申报、立项进度查询等,规范招标流程,提高采购效率。

采购管理:负责采购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采购项目查询、采购委员会办公室相关工作等,确保采购活动合法、合规、公开、透明。

固定资产管理:承担固定资产的配置、登记、处置、运行、维保等工作,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台账,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政策法规落实: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及医院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定完善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落实。

资产盘活与共享:通过建立盘活共享调配平台,制定相关共享流程,对闲置资产进行合理调配,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五、制度建设与管理体系

制定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购管理办法》(暂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归口部门采购管理条例》(暂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暂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报财政厅备案。

建立了 “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 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的资产管理体系,明确各层级职责,确保资产管理流程清晰、责任明晰,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