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基层危重新生儿救治难题、落实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医院新生儿科专家团队近期分别前往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开展专项帮扶,以“技术+人才+管理”三维下沉模式,推动两地基层医疗从“能救治”向“精救治”跨越,让优质医疗资源直达新生儿“家门口”。
巴彦淖尔行:跨区督导织密先心病筛查与复苏防护网
10月15日,由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刘春丽、主任医师张亚昱、主治医师胡亚楠、主管护师曹万利组成的医护团队,跨越400余公里抵达巴彦淖尔市,聚焦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展开督导。抵达后,团队即刻深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妇幼保健院,参与死亡病例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同步调研医疗护理困难并给予建议;张亚昱还总结2024年度该院新生儿先心病筛查工作,明确问题与解决方案,重申关键流程及诊断要点,提升基层早期识别与干预能力。

10月16日,专家团队驱车前往五原县、乌拉特前旗,先后走进五原县人民医院、五原县妇幼保健院及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与当地妇幼工作人员沟通危重新生儿救治现状,总结2024至2025年度先心病筛查工作并提供解决方案;同时观看新生儿复苏演练,提出整改建议并开展手把手教学,确保复苏步骤精准,切实降低因技能不足导致的新生儿死亡风险。

乌海行:三维联动赋能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跃升
10月20日至21日,由新生儿科主任梅花、主任医师张艳波、副主任医师新春、副主任护师李佳一行四人组成的医护团队进驻乌海市,以“实地督导查短板、精准培训强技能、质控考核促规范”为核心展开工作。

20日下午,团队先后深入乌海市人民医院、乌海市妇幼保健院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在市人民医院,重点检视救治中心空间布局合理性、急救设备配备完整性与维护状况,围绕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以“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真实病例模拟急救场景,直指“呼吸频率与氧浓度匹配”“气道湿化管理”等细节问题并提供优化方案;在市妇幼保健院,团队通过“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案例复盘,聚焦“早期识别腹胀异常”“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紧急处置”两大痛点,助力医院细化诊疗与应急流程。

10月21日,乌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王晓娟以《早产儿复苏注意要点》阐述核心要点;乌海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张鑫围绕《气管插管术》破解实操困惑;新春副主任医师针对《新生儿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提供定制化策略;张艳波主任医师则指导新生儿重度窒息濒死儿复苏高难度场景处置。考核环节通过理论测试检验知识储备,随机抽取学员专题授课并从“逻辑、专业、表达”三维度评分,再以真实场景还原实操考核,确保医护人员实现“学以致用”。



此次专家团队双线下沉行动,以精准帮扶推动两地基层新生儿救治能力对标省级标准。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基层帮扶与筛查督导,加强妇幼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母婴安全保障体系,为全区新生儿生命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