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血研所)、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社主办,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一带一路”健康行、津蒙卫生健康领域合作项目(血液科)工作推进会》在附属医院举行。此次活动以推动津蒙卫生健康领域合作项目,深化双方合作、推动血液学领域发展为目标,通过座谈会、病房参观会诊以及学科建设交流等环节,为两地血液学事业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血研所党委书记常子奎、党委副书记张磊、《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社社长董文革与附属医院领导班子及相关学科负责人参会。
会上,双方回顾了2018、2019年两次“一带一路”健康行呼和浩特站的交流活动;2024年两地卫生健康委主导签订的《全面深化医疗服务领域合作交流项目协议》,更是为本次座谈会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详细汇报了该协议签订一年多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进一步需求;血研所相关部门负责人分享了合作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建议。双方就技术支持、人才培养、远程医疗、专科合作以及专科疾病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等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探讨。
学科建设交流环节,双方学科负责人围绕血液学各亚专科的建设与发展展开交流。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高大介绍了医院血液科的历史、科室文化、学科建设情况。他表示,附属医院血液病的诊疗仍需“国家队”大力帮扶;自治区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也希望在国家质控中心的指导下同质化开展。
常子奎指出,近年来血液病诊疗的新药、新技术蓬勃发展,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基因治疗领域,希望医院能在资源上、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血研所在移植病房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杨光路介绍了医院儿童血液病的人才队伍科室现状;就儿童血液病的发展问题,血研所专家分享了在学科布局、人才梯队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会后,血研所的专家们在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病房,并开展病例会诊工作。专家们认真查看了医院的诊疗环境、设施配置及患者管理情况,对附属医院在血液疾病诊疗方面的规范操作和人文关怀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针对凝血功能障碍病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病例、老年白血病病例和移植后重度GVHD等几例疑难血液病例,进行了会诊讨论。
此次交流活动是津蒙两地在血液学领域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多环节、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合作方向,细化了合作内容。相信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与附属医院的合作将迈向新高度,为推动中国血液学同质化发展和整体提升贡献坚实力量。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