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内蒙古人民会堂召开。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了797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我院骨科主任刘瑞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作为医疗、教育领域杰出代表上台接受表彰。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5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激励全区各族人民奋勇争先、笃行实干。
刘瑞的获奖彰显了内蒙古医疗卫生工作者锐意进取、服务人民的崇高品格,也为健康内蒙古建设树立了标杆。他的事迹必将激励更多医务工作者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书写新时代医者荣光。
刘 瑞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深耕医疗、教育、科研领域25年,他的成果斐然,贡献突出。在医疗领域,担任附属医院骨科主任,仁心仁术为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门诊累计超15万人次,手术8000余例,包括寰枢椎损伤、脊柱后凸严重畸形等高难度手术;主动开展手麻筛查和骨质疏松等义诊35次,惠及3万余群众,被评为自治区助力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个人。在教学领域,担任医科大学外科虚拟教研室主任,首创手足并用教学,打破传统医学教育的局限,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全国性医学教育大会上报告10次,教学培训60余次,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7个国家20个省区市60余家高校、医院推广应用,包括哈佛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引起众多同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BMC Medical Education》等杂志发表手足并用教学文章600余篇。该项教学成果获2023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了内蒙古地区在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上“零”的突破;举办教学沙龙70期,培训1000余人,鼓励青年医师走上讲台,提高教学能力,并鼓励、支持他们参加教学竞赛。附属医院骨科100名医护中有25人在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8人代表自治区参加了全国竞赛。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2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在全国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1人获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1人获最佳教案奖。在科研创新领域,参与研发国内首台无遮挡骨科手术机器人,极大提高了骨科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为我国骨科医疗技术发展开辟新路径。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内蒙古数字医学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等职。主持课题20余项,发表SCI论文45篇,专著8部,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内蒙古高校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近十年骨科教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一文显示刘瑞教授全国骨科个人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数排名第一。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青年五四奖章”、“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英才兴蒙”工程高层次五类人才等称号,附院骨科教学团队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自治区高校优秀教学团队、草原英才团队和青年文明号的临床教学示范团队。
稿件来源:工会综合办公室
责任编辑:郝雪泽
校 对:郝雪泽
初 审:赵昕蕊
复 审:秦 颢
终 审:李 红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