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6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暨成员医院院长管理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来自全区95家医联体单位的150余名院长及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共同探讨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路径。
开班仪式由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海波主持。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鲁海文,学校党委委员、医院党委书记张立东,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副处长杨帆,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超,武川县总医院院长李波分别致辞。
鲁海文指出,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核心所在,各成员单位需打破固有壁垒,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构建“医教协同、医防融合”的新型体系,为健康内蒙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张立东强调,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进医联体建设。此次培训,将助力成员医院深入学习新理念、新方法,进一步深化医联体各成员间的协同发展;杨帆在讲话中肯定了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并表示自治区卫健委将从政策保障、资源调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蔡超提出,医联体建设应从“输血式帮扶”转向“造血式协同”,打造智慧型“命运共同体”。李波代表成员医院表达了感谢。
会上,医院与北京大医精诚数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知识医联体”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知识医联体”平台建设指南;鲁海文、蔡超、杨帆、阎云德及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锦明、二连浩特市医院院长李景梅,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杜洪明共同启动知识医联体。阎云德演示了知识医联体PC端及移动端的服务模块及功能。
在专题授课环节,多位专家围绕医院发展的核心议题,分享了经验与思路。张立东围绕《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作主旨报告,通过附属医院67年精神凝练、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发展理念三部分,阐释了“向人民奔赴”的附院理念;提出“五式融合”党建引领赋能模式,为成员单位提供可借鉴路径。刘海波就《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做了详细解读,通过“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分享了医院在分级诊疗、智慧医院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北京精医万家执行董事马五福针对《DRG/DIP付费改革》,提出通过调整病种结构、控制成本应对挑战,优化医院绩效管理;蔡超阐述《AI赋能知识医联体》,提出“三位一体”智慧构想,依托平台贯通医学教育,推动知识与技术双下沉;我院门诊部部长乔峤聚焦门诊服务优化,从需求把握、模式创新等四方面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升级路径;北京精医万家创始人简棣讲解《医院“十五五”规划编制》,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通过“梯度赋能”谋划科学规划 。
此次培训班为提升成员医院管理水平、推动医联体稳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标志着医院医联体建设迈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医联体将聚焦“技术、管理、人才”三大赋能方向,构建纵横联动的区域医疗服务网络,为健康中国建设和民族地区医疗高质量发展提供“内蒙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