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部
社会服务部
随着我院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更好地为广大的农村、牧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尽快地帮助旗、县二级医院提高诊疗水平,加强与二级医院的交流与协作,2006年7月,我院成立了社会服务部,主要负责组织我院的医务人员赴农村、牧区、社区开展巡回医疗、卫生下乡工作及其他对外联络工作。
【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成立医院集团
医院集团规模已遍及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中的81个旗、县的98家二级医院。它们覆盖了全区所有盟、市的绝大部分旗、县、市,尤其是边远牧区、林区,使全区95%以上的基层医院及农牧民受益。
1、巡回义诊
先后共75次派出各个专业临床专家360多人次,为230多家次医院进行签订医院集团协议、挂牌、巡回义诊。总行程53000多公里,为12000多个农、牧民患者进行免费诊治,在各地医院查房363人次,完成各类手术156台次。真正做到了:义诊一例,帮助一批,带动一片。
2、 人员下乡
派遣“万名医师下乡”“城市医师下基层服务”“城市二级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各专业医师,总共34批324人,共完成门诊21000多人次,查房3700多人次,对各级各类基层医院进行70多次近300学时的讲座、培训,使基层医院各类医师的诊疗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3、人员培训
①举办院长培训班三次,共有成员医院302人次的院长、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②专业培训:与妇产科、护理部、超声科、大外科联合举办了4次,每次16学时的科主任及创伤急救相关人员培训班,邀请北京专家与我院专家授课。每次都有各成员医院80——100名科主任及相关人员参加,收到良好效果。
③骨干医师培训:我院接受土左旗、武川县及清水河县医院4名骨干医师来我院进行为期1年的培训。指定了我院4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医务人员分别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带教,为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4、免费进修
几年来共有102家成员医院的443名医、技、护人员来我院免费进修。
5、社区工作
将呼市市区内的6家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帮扶服务范畴。从2009年3月开始,每年向其中四家医院各派两名专家到社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帮扶。
二、远程医疗会诊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院已为全区110家旗、县医院及中蒙医院免费安装了远程网络,并免费提供会诊软件及部分视听硬件。它们已遍布101个旗、县、区中的85个旗、县,使全区95%以上地区的农、牧民患者受益。
已有98家医院的急症、重症患者在网上完成会诊1000多例。按每个患者平均节约3000元各种费用计,可直接为基层群众节约医疗开支近300多万元。而每次会诊的收费仅仅是55元/例。
在充分发挥远程会诊的同时,还能发挥远程医学教育职能。开通一年来,先后共举办各种讲座9次,每次都有近20家医院组织全院医护人员收听收看。在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会诊中心组织儿科、超声科主任在网上进行诊断并开展治疗方面的讲座,明确了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在甲型流感传入我区前及传入后分别进行两次专题讲座,对甲型流感的致病原理、诊断标准、临床表现、预防、隔离及治疗原则进行培训。受到各收看医院的一致赞同。
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各相关部门的领导也可以对广大农牧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远程应急指挥、抢险、救援,为防灾、减灾提供最快捷的服务。
三、医院托管
医院托管,在我区尚首例。从
两年来,医院托管使二连分院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双丰收。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四、 其他公益事业
1、
2、
3、
首批免费培训基层眼科医生15名,以后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免费为基层二级医院眼科培训实施白内障显微手术的医生,提高基层医生白内障手术的技能。并通过推动我院医生参加国际眼科医学考试,提高眼科医生的国际交流能力,为救助更多的白内障患者做出贡献。
4、
为属内蒙古户籍的0—14岁,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标危、中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儿童提供8—10万元的资助,每年35例。我院儿科白血病室是全区唯一指定治疗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