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手术室 李占飞)我是一名普通的手术室护士,2019年10月13日,在埃博拉、黄热、疟疾等传染病疫情肆虐下,我和其他队员一样主动请缨,接种疫苗,平生第一次远离祖国和家人,奔赴到了一万多公里外的卢万达,在异国他乡开始了一段难忘的援非工作生活。
来到卢旺达后,刚刚适应了环境,又迎来了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这对非洲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而对于我,援非遇到的任何困难在计划之外,也在预料之中,是体验、是锻炼,更是对自己的历练!
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我和医疗队的其他同志边抗疫边正常开展医疗工作,作为医疗队里唯一的一名护士,肩负了所有与护理有关的医疗工作。在现有的条件尽可能的满足诊治条件,多次因为病人打针、输液,而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无论是医疗队为大使馆经商处等在卢旺达的中资机构举行的义诊及健康体检工作,还是配合医生一起进行的诊疗任务,我都积极参加,做到随叫随到,时刻准备着。队里要是哪位队员生病了、需要打针采血,我必定会精心地完成。当然,对于自己的老本行-手术室护理,还是更为得心应手。初到手术室,被当地简陋的手术室环境震撼了,除了一台像样的麻醉机(中国捐赠),几乎所有的仪器、物品都在尽量“凑合”,无影灯是古老的手推式的立式灯,而且“四只眼”只有两个亮;吸引器只能和麻醉师吸痰的装置交替使用;仅有的一台电刀早已超年限使用,一次性负极板都会很小心翼翼的粘上去再剥下来,为的就是能较为安全的多使用一次;手套、纱布、缝线、消毒液,无菌包布简直是捉襟见肘,甚至外科洗手都必须由另一同事提上水桶协助完成,尽管如此,在援非的10个多月时间里,牢记国家和医院的期望,牢记援外医疗任务的光荣使命,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卢旺达完成了500多例外科手术,且无一例感染。


疫情期间完成手术
在医疗队中,我和许多队友一样,也是身兼数职。除了做好本职护理工作外,作为医疗队里的物资管理员,在队长王琦的帮助下,与队委会共同管理医疗队事务及资产、药械的管理。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担任医疗队党支部的党小组长,积极配合支部完成各项党务工作。
这些重要的工作是对我的巨大锻炼,渐渐的,在工作中,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更取各家所长,总结出完善的管理方法。在艰苦的卢旺达,我们不仅要努力认真的工作好,还要积极乐观的生活好。闲暇时间,积极和队友组织或参加乒乓球赛、毽球赛等,强身健体。援外期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医疗队工作井然有序,疫情防控到位,到目前无一例队员感染。
工作之余,我时常去看望当地较为贫困的“黑娃一家”,这也是上一批医疗队员—我院医生李利彪常去帮助过的一家人。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无法与国内相比,居民生活处境仿佛只是在电影中见过,住着快要倒塌的房子,孩子们穿着千疮百孔的衣服,眼睛里总是流露着饥饿的眼神。在这里,条件稍好的人们仍然缺少足够的食物,缺少医疗救治,生病了没有钱买药,只能任其发展。那些本应该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们,却经常提着大大小小的水桶去很远的地方帮家里提水。我也经常为孩子们购买一些食物,衣物等,希望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帮助到这些孩子们,尽力的改变他们的生活。


为马萨卡医院捐赠抗疫物资
虽然援非之行充满汗水和眼泪,却收获了患者的信任和队员的友谊,知足!

王嘉欣参赞上党课

参加卢旺达孔子学院举办的武术比赛
|